在惨败菲律宾后,舆论的焦点无情地指向了中国男篮主教练乔尔杰维奇。如同之前的杜峰和李楠一样,输球后主教练成为众矢之的,这在体育圈已是司空见惯的“甩锅”方式。国家队球员作为重要资产,其稳定性和水平对团队影响深远,而我们的球员往往在联赛中过度的舒适区里训练,不必刻苦也能生活滋润。
遗憾而又可悲的是,我们的球员水平并不高,但他们却在此次失败中显得尤为关键。此时,乔尔杰维奇在比赛中的战术选择成为争议的焦点。他坚持采用的联防和一盯四联防守策略,在克拉克森的强势表现下显得捉襟见肘,而背后隐藏的球员注意力不集中、体能崩盘等问题被大众所忽视。
乔尔杰维奇为何坚持使用联防?这背后有他的深思熟虑。周琦的意外受伤让胡金秋的比赛时间大幅增加,到了第三节,胡金秋体能消耗严重。为了保护他的体能,乔尔杰维奇选择了联防策略来应对对手的高位挡拆。然而,这也导致了胡金秋在防守端面临巨大的压力。
胡金秋的体能问题并非偶然。上一场对安哥拉的比赛,乔尔杰维奇让王哲林休息,而胡金秋长时间上场消耗极大。对阵菲律宾时,周琦再次受伤,胡金秋成为唯一可用的中锋,对抗对手的老中青三代球员。那么,为何不使用王哲林分担压力呢?这个问题在媒体和球迷中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质疑。
乔尔杰维奇在用人策略上的质疑并未停止。他曾为王哲林提供机会,但在短暂的上场时间内王哲林的表现令人失望。这也让他在之后的比赛中选择了更稳妥的选择。然而,媒体的舆论压力和助理教练、录像分析师的建议最终让乔尔杰维奇做出了调整。
乔尔杰维奇面对的压力不仅仅来自赛场,还有外界的期待和评论。外界对男篮直通奥运的幻想和期望给了他巨大的压力。如果乔尔杰维奇给王哲林上场时间,他是否会再次犯错?如果胡金秋在防守端出现问题,那些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评论又会如潮水般涌来。
乔尔杰维奇所面临的困境并非个例。他在面对现实时充满了无奈。他曾因战术选择受到过尖锐的批评,但他从未退缩。然而在中国男篮,我们的评论员和媒体人的影响力巨大。他们的言论往往会决定教练和球员的命运。但所有人都清楚,输球并非一人之过。姚明、篮协、乔尔杰维奇和所有球员都要为此负责。
归根结底,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四年前姚明提出的改革至今仍面临质疑。然而,中国篮球圈的现实是,无论改革成果如何,总有人以成败论英雄。赢了,固执的战术选择会被赞美为名帅的坚持;输了,则被批评为冥顽不化。
这一切都指向了一个根本问题:我们的联赛水平和国际水平的差距有多大?赵睿的话揭示了真相——我们的联赛强度不足以支撑我们在国际大赛的舞台上发挥水平。王仕鹏和前国手范斌也指出了我们罚球、技术和执行力的不足。这是全方位的落后,不仅仅是技术和体能,还包括我们的联赛环境和球员的心态。
世界杯的惨败让我们看到了与世界的真实差距。我们的球员、联赛甚至民间篮球的发展都存在诸多问题。我们需要正视这些差距和问题,并努力去解决它们,而不是简单地换掉教练或球员了事。这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