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秋九月,中国足球界掀起了一场风波。9月10日,中国足协公布了行业处罚名单,引起了广大球员和球迷的关注。不少球员在随后纷纷做出情况说明,面对这次行业整顿,他们的态度各异。
部分球员,他们诚实地承认了自己的违纪、违规、违法行为,并愿意接受相应的处罚。然而,也有一部分球员,他们坚决认为自己没有错,对于踢假球这一说法坚决否认。这批球员在收到禁足令后,决定向中国足球协会提起上诉,希望能够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
经过漫长的等待,上诉的结果终于有了明确的答复。《新华社》确认,13名球员的上诉申请被中国足协纠纷解决委员会全部驳回。这一结果并不意外,因为中国足协的禁足令是根据公安部门移交的刑事判决书认定的事实或询问/讯问笔录作为处罚依据的。当这些球员在公安部门开具的判决书/笔录上签字时,实际上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选择继续向足协申诉,这无疑是无用功。
那么,为何这些球员在已经签字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上诉呢?这或许与他们的法律意识有关。有一部分球员对于法律的认识不够深刻,或许是被一时的利益所迷惑,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处罚中,“终身禁足”和“禁足5年”的区分。那些受到刑事处罚、有判决书的球员将面临终身禁足的惩罚,而那些在卷宗上有违法行为但没有受到刑事处罚的球员则禁足5年。此外,根据相关规定,涉案金额在2022年5月之前超过6万的可以定性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但在2022年5月之后这个标准被降低到了3万。因此,出现了同队球员因不同时间点收受的“赃款”金额不同而面临不同长度的禁足期的情况。
对于那些认罚但心有不甘的球员来说,他们或许对于被罚的时间有所不满。他们明白自己收了钱,也签了字,但在赛场上他们坚持自己没有违背公平竞争的原则。有的球员强调自己收钱的场次要么是替补登场、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有的则声称自己根本就没有上场。甚至有球员表示自己并不知道赛后所收款项的来源。
然而,“不知者无罪”并不能成为他们逃避责任的借口。俱乐部的财务流程都是规范的,即使有些俱乐部的财务制度不太规范,也不会出现通过球队大佬转交款项给其他球员的情况。当球队大佬把钱转给其他队友时,这些球员在微信上确认收款的行为就已经意味着他们与大佬站在了同一条船上。
此次假球赌球案件的调查源起于沈阳、青岛等地,先后有幕后涉嫌操盘的人落网。根据这条线索深入调查,公安机关通过转账、交易记录、往来信息抓捕或调查参与赌球、假球的相关人员。但在中国,是否所有有能力操盘赌球、踢假球的人员都来自沈阳和青岛呢?事实上,有些人听到风声早已逃离,这说明这次对假球、赌球的调查尽管力度空前,但难免还是有一些漏网之鱼。
在禁足名单公布后,有些球员把踢假球、赌球的原因归咎于被欠薪、生活压力所迫。但实际上,很多球员真正感到不服的是——为何其他球员做了同样的事情却能逃脱惩罚,而他们却被抓住作为典型。也许在这份禁足名单中的球员们过去几年的经历值得同情,也许还有一些球员涉案程度更深却逃过了法律的制裁。但当他们收下那些来历不明的“黑金”时,就已经构成了“收受他人财务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无论是判决书还是禁足令,都是他们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付出的代价。
总的来说,这次风波为中国足球敲响了警钟。只有严格遵守规则、尊重公平竞争的球员和俱乐部才能在中国足球的道路上走得更远。